深入 Hystrix 断路器执行原理
RequestVolumeThreshold
HystrixCommandProperties.Setter() |
表示在滑动窗口中,至少有多少个请求,才可能触发断路。
Hystrix 经过断路器的流量超过了一定的阈值,才有可能触发断路。比如说,要求在 10s 内经过断路器的流量必须达到 20 个,而实际经过断路器的流量才 10 个,那么根本不会去判断要不要断路。
ErrorThresholdPercentage
HystrixCommandProperties.Setter() |
表示异常比例达到多少,才会触发断路,默认值是 50(%)。
如果断路器统计到的异常调用的占比超过了一定的阈值,比如说在 10s 内,经过断路器的流量达到了 30 个,同时其中异常访问的数量也达到了一定的比例,比如 60% 的请求都是异常(报错 / 超时 / reject),就会开启断路。
SleepWindowInMilliseconds
HystrixCommandProperties.Setter() |
断路开启,也就是由 close 转换到 open 状态(close -> open)。那么之后在 SleepWindowInMilliseconds
时间内,所有经过该断路器的请求全部都会被断路,不调用后端服务,直接走 fallback 降级机制。
而在该参数时间过后,断路器会变为 half-open
半开闭状态,尝试让一条请求经过断路器,看能不能正常调用。如果调用成功了,那么就自动恢复,断路器转为 close 状态。
Enabled
HystrixCommandProperties.Setter() |
控制是否允许断路器工作,包括跟踪依赖服务调用的健康状况,以及对异常情况过多时是否允许触发断路。默认值是 true
。
ForceOpen
HystrixCommandProperties.Setter() |
如果设置为 true 的话,直接强迫打开断路器,相当于是手动断路了,手动降级,默认值是 false
。
ForceClosed
HystrixCommandProperties.Setter() |
如果设置为 true,直接强迫关闭断路器,相当于手动停止断路了,手动升级,默认值是 false
。
实例 Demo
HystrixCommand 配置参数
在 GetProductInfoCommand 中配置 Setter 断路器相关参数。
- 滑动窗口中,最少 20 个请求,才可能触发断路。
- 异常比例达到 40% 时,才触发断路。
- 断路后 3000ms 内,所有请求都被 reject,直接走 fallback 降级,不会调用 run() 方法。3000ms 过后,变为 half-open 状态。
run() 方法中,我们判断一下 productId 是否为 -1,是的话,直接抛出异常。这么写,我们之后测试的时候就可以传入 productId=-1,模拟服务执行异常了。
在降级逻辑中,我们直接给它返回降级商品就好了。
public class GetProductInfoCommand extends HystrixCommand<ProductInfo> { |
断路测试类
我们在测试类中,前 30 次请求,传入 productId=-1,然后休眠 3s,之后 70 次请求,传入 productId=1。
|
测试结果
测试结果,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系统断路与恢复的整个过程。
调用接口查询商品数据,productId=-1 |
前 30 次请求,我们传入的 productId 为 -1,所以服务执行过程中会抛出异常。我们设置了最少 20 次请求通过断路器并且异常比例超出 40% 就触发断路。因此执行了 21 次接口调用,每次都抛异常并且走降级,21 次过后,断路器就被打开了。
之后的 9 次请求,都不会执行 run() 方法,也就不会打印以下信息。
调用接口查询商品数据,productId=-1 |
而是直接走降级逻辑,调用 getFallback() 执行。
休眠了 3s 后,我们在之后的 70 次请求中,都传入 productId 为 1。由于我们前面设置了 3000ms 过后断路器变为 half-open
状态。因此 Hystrix 会尝试执行请求,发现成功了,那么断路器关闭,之后的所有请求也都能正常调用了。